資管新規(guī)中的“合格投資者”是什么意思,?
資管新規(guī)是2017年11月17日由中國人民銀行會同銀監(jiān)會,、證監(jiān)會,、保監(jiān)會,、外匯局等部門起草了《關于規(guī)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yè)務的指導意見》,,于2018年4月27日經國務院同意正式發(fā)布,。
首先我們來看資管新規(guī)對普通投資者有什么影響,,規(guī)定指出金融機構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產品,,資產管理業(yè)務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出現(xiàn)兌付困難時,,金融機構不得以任何形式墊資兌付。也就是說保本理財即將成為歷史,,銀行也將逐步取消保本理財產品,,而是以發(fā)行大額存單和結構化存款來替代。將來保守的投資者在選擇存款的時候,,只能是貨幣基金或者國債等低風險的投資了,。
其次,什么是“合格的投資者”,,資管新規(guī)指出,,“合格投資者”是指具備相應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投資單只資管管理產品不低于一定的金額。對于個人投資者來說,,要符合具有2年以上投資經歷,,家庭金融凈資產不低于300萬元,家庭金融資產不低于500萬元,,或者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萬元,。而且同時規(guī)定“合格投資者”投資單只固定收益類產品的金額不低于30萬元,投資單只混合類產品的金額不低于40萬元,,投資單只權益類產品,,金融衍生類產品的金額不低于100萬元。
為什么會設立這么高的“合格投資者”門檻,,并不是把普通投資者拒之門外,,而是很有效的保護投資者的利益。不同的投資者投資的經驗和投資的偏好都不會相同,,對風險承受能力也不盡相同,。所以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盲目,對投資回報期望過高而缺乏經驗的投資者,,讓更多的人了解到風險和收益是成正比例存在的,,大大減少非理性投資。(晴溪)
新規(guī)中,,“合格投資者”的定義有了調整:資產管理產品的投資者分為不特定社會公眾和合格投資者兩大類,。合格投資者是指具備相應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投資于單只資產管理產品不低于一定金額且符合下列條件的自然人和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具體條件如下:
(一)具有2年以上投資經歷,,且滿足以下條件之一:家庭金融凈資產不低于300萬元,家庭金融資產不低于500萬元,,或者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萬元,。
(二)最近1年末凈資產不低于1000萬元的法人單位。
(三)金融管理部門視為合格投資者的其他情形,。
合格投資者投資于單只固定收益類產品的金額不低于30萬元,,投資于單只混合類產品的金額不低于40萬元,投資于單只權益類產品,、單只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產品的金額不低于100萬元,。
而原來合格投資者的門檻是:個人金融資產不低于300萬元或者最近3年年均收入不低于50萬元;投資于單只私募基金的金額不低于100萬元且符合相關標準的單位和個人,。
相較之下,,新規(guī)無論是個人資產還是投資規(guī)模的認定標準都較以前提高不少,在信托,、私募基金,、資管計劃,、基金專戶等產品中,其合格投資者門檻多為100萬元-300萬元,,而《指導意見》則直接將其提至500萬元,,無疑會直接減少合格投資者數(shù)量,影響VC/PE機構向個人LP募資,。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