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的種植廣泛,,一般什么時候種,?
三七又名田七,是我國特有的中藥材,,對生長過程中的氣候、土壤、肥料,、水分等都有較高的要求,,屬于相對比較敏感的植物類型。我國的三七種植主要是集中在西南地區(qū),,云南和湖南地區(qū)的三七種植面積呈現(xiàn)出逐年增長的趨勢,,單云南地區(qū)的三七總產值就超過了100億元。隨著人們對身體健康的重視和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三七的應用更加的廣泛,,市場需求量也表現(xiàn)出較高的上漲態(tài)勢,種植朝著規(guī)?;?、市場化、產業(yè)化的方向發(fā)展,。未來的三七種植有較高的市場前景,,但前提是種植戶能夠對其種植技術和產品品質有全面的提升,不然很難適應市場的要求,。
三七栽培影響因素分析
1.溫度
溫度是任何作物生長過程中的必要因素,,影響三七生長的溫度大致可以分為最高、最低,、最適三個檔次,。在不考慮其它影響因素的前提下,溫度最高和最低都會對三七的生長起到抑制作用,,甚至會因此而死亡,。溫度的不同生長的速度也會有所不同,選擇三七栽培種植的地區(qū)和田塊的時候應充分考慮溫度的影響,。另外,,在三七種植過程中種子若是在休眠期的話則不用擔心其會受到低溫影響,事實上三七能夠在-10℃的低溫環(huán)境下保持休眠狀態(tài),。
2.光照
光照是三七生長過程中的主要制約因素,,其需要在遮光的條件下進行栽培和種植。一般情況下,,三七栽培的時候都需要搭建遮光棚,,遮光棚的透光度應該選擇在8%-13%左右。當遮光棚的透光度超過18%的時候,,三七的產量和質量就會受到明顯的影響,,超過30%植株就會有死亡的可能性。相關研究表明,,三七遮光棚的透光度在8%的時候,,整體的規(guī)格會偏小,,相反隨著透光度增加,三七的整體規(guī)格就會增大,,前提是透光度不能超過30%,。
3.海拔
很多農作物種植的時候對海拔都沒有過高的要求,但三七種植海拔的選擇需要相對嚴謹,,不然就會影響到產質的提高,。海拔的高低影響的主要是降雨和氣溫,根據(jù)海拔高低可將三七的種植分為三個層次:一是1450-1800米的海拔高度是最適合種植三七的高度范圍,,年平均氣溫維持在16℃左右,,年降水量會保持在1250mm左右;二是1000m-1400m的海拔高度是適宜種三七的區(qū)域,,該區(qū)域種植有可能會受到干旱和倒春寒的影響,;三是海拔1000m以下是最不適宜種植三七的區(qū)域,其需要多頻次的澆水和灌溉,,且受氣候變化的影響較大,。不同海拔高度都會遇到不同程度的種植問題,種植戶應該有所預防和準備,。
4.病蟲害
三七在生長過程中非常容易受到病蟲害的影響,,因此種植戶在三七種植過程中要高度重視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在影響三七生長的病蟲害中,,其中立枯病,、根腐病、圓斑病是對其影響最大的病害,,紅蜘蛛,、蚜蟲等是影響最大的蟲害。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在其它因素相對穩(wěn)定的前提下,,病蟲害是導致減產降質的主要問題,尤其是對三七質量和規(guī)格的影響將直接導致三七的銷售價格大打折扣,,甚至出現(xiàn)滯銷問題。
三七栽培管理措施
1.選種,、選地及播種
三七栽培過程中選擇優(yōu)質的品種及種子往往能夠事半功倍,,選擇帶病菌的種子有可能導致苗期病害的發(fā)生。在三七的種植園中選擇植株高大,、長勢良好,、無病蟲害的進行標記,且加強日常管理的力度,,保證其不受到其它不利因素影響,。三七種子的收集應該從11月份就開始,挑選好的三七果實去掉果皮后就能夠獲得種子,接下來就是做好三七種子的儲存工作即可,。
種植三七的地塊應該選擇排水狀況良好的坡地進行,,適宜種植三七坡度應該在5°-15°左右。在種植三七前深翻土壤,,目的在于將土壤中的細菌和蟲害在陽光下暴曬死亡,,降低三七生長過程中病蟲害的發(fā)生概率。三七的播種時間在12月至次年的1月均可,,以腐熟的農家肥和有機肥作為基肥,,植株的間距在6cm×5cm。
2.搭棚及調節(jié)透光度
在三七的不同生長階段要調節(jié)透光度,,透光度會直接影響到產量和質量高低,。根據(jù)相關經驗顯示透光度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一是一年生的三七根系弱、植株會相對矮小,,透光度要保持在8%-13%,,避免透光度過高導致水分蒸發(fā)速度過快影響到生長和發(fā)育;二是二年生的三七根系和植株受光照的影響會相對變小,,調高透光度有利于三七規(guī)格的提高,,透光度應該保持在13%-16%;三年生的三七透光度則應該保持在16%-20%左右,,這對三七的質量和規(guī)格提高有較多裨益,。搭棚是為了滿足三七需要的遮陰的生長環(huán)境,調節(jié)透光度則是提高產量和質量的手段,。
3.灌水及施肥
在影響三七生長的因素中就講過,,海拔影響的是溫度和降水,能夠栽培在最適宜的海拔高度自然好,,不能在的話只能選擇人工干預來改善生長環(huán)境,。三七的生長初期水分過多或者濕度過大都會影響到三七生長,病蟲害的發(fā)生概率會有所增加,,所以在強降雨天氣要做好排水工作,。干旱地區(qū)種植三七則需要定期的澆水,保證土壤水分能夠保持在20%-25%左右,。
三七的采挖周期一般都在三年左右,,需要肥料的高峰期在8月和10月,但肥料在進入土壤以后至少需要1個多月時間才能有效分解,,所以最佳的追肥時間在7月和9月,。在三七追肥過程中有條件的種植基地應該以其需肥特性、土壤養(yǎng)分測試值等關鍵因素,,確定在該種植基地中三七對肥料的需求量,,從而提高施肥的精準性,。簡單來說,三七施基肥的時候要高度重視,,追肥則應該結合具體需求展開,,追肥原則是少量多次。
4.病蟲害的防治
圓斑病的傳播主要是通過雨水來進行的,,做好排水工作有利于降低其發(fā)生概率,,種植戶要做好對天氣的日常監(jiān)測和對三七田塊的管理,同時也可采用65%的代森鋅500倍液進行噴施,。根腐病主要是田間的雜草和病害的殘體導致的,,降低根腐病的發(fā)生概率可通過合理施肥,不偏施氮肥,,徹底清除田間雜草和病害來達到目標,。黑斑病也是三七生長常見的病害,具體可采用加大鉀肥的施量,、調節(jié)透光度,、注意排水來降低黑斑病的發(fā)生概率。
從種植歷史上來看,,我國的三七種植有將近400多年,,但很多經驗依然是來自實踐,種植過程缺乏科學理論依據(jù)的支撐,。三七種植的主要問題集中在生產投入成本較高,、生產條件和設施落后、生產經驗匱乏這幾個方面,,所以未來的三七種植需要加強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遮陽網的成本較高,,且透光度、產量,、質量的相互關系缺乏科學的依據(jù)和支撐,,應該深入研究降低遮陽網的成本以及透光度和產質的關系;二是積極探索三七種植過程中病蟲害的生物防治措施,,降低化學肥料對三七的影響,。除此以外,種植戶還需要做好銷售市場的開拓和銷售渠道的維護工作,,提高三七的質量來迎合消費市場需求,,降低三七滯銷的可能性。
差不多在10月份到11月份左右,,在這段時間里,人們會種植三七,,三七是一種很好的中藥材,。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